90后哈佛女生用脑机接口治疗失眠的产品大卖?未来或将入局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丨专访脑陆科技王晓岸
今年 8 月,埃隆 · 马斯克(Elon Musk)和一只大脑植入脑机接口设备的小猪 Gertrude 受到了全球科技界的关注。与其他小猪不同的是,Gertrude 的脑部活动信号可以被实时读取。这些被读取的信号有机会用于神经反馈,从而让人类治疗脊髓损伤、渐冻症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成为可能。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或许你经常听到,却又不是很清楚它的作用。脑机接口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这里的 “脑” 指的是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或神经系统,而并非仅仅是抽象的 “心智”。“机” 意指任何处理或计算的设备。例如,人工耳蜗是迄今为止最成功、临床应用最普及的脑机接口。
随着人工智能及医学的不断突破,脑机接口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脑机接口(BCI)市场消费额为 2.84 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年底将达到 6.74 亿美元,在 2020 年至 2026 年之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3.95%。
而在脑科学的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也随之兴起。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落地,需要经历什么?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生辉与脑陆科技进行了探讨。
脑陆科技是国内生产出商业落地产品的 “脑机接口” 公司之一,在脑电助眠引导、EEG 脑机硬件、脑数据应用解析等多方面已实现落地,其中公司面向个人市场的主打产品是治疗失眠的 BrainUp 康睡。另外,脑陆科技创始人王晓岸与“智能头箍”发明者韩璧丞同为哈佛大学校友,后者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BrainCo。
90 后女生王晓岸在哈佛硕士毕业后,本在一家保险公司做金融科技工作。但脑科学的快速发展,让她感知到脑机接口的时代即将来临,创业的想法在她脑中升起。恰巧这时,她碰到了人工智能医疗影像领域专家及连续创业者——卢树强。“算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就这样在 2018 年底创办了脑陆科技。”脑陆科技创始人王晓岸向生辉介绍道。
图 | 脑陆科技创始人 王晓岸(来源:脑陆科技提供)
睡眠——被忽略的 1/3 人生
生辉:脑陆科技为什么会先选择从 “失眠” 切入市场?
王晓岸: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脑机接口技术在治疗失眠方面的效果是最好、最可量化的。比如,现在医院和睡眠中心对失眠患者也是采取和我们产品同样的治疗方式。
第二个,市场大,很多人被失眠和压力困扰。目前中国失眠治疗市场已达万亿。我们持续在这条线上迭代,因为它很值得。我们和投资人开玩笑说,创业者都在抢 “衣食住行” 市场,但 “睡眠” 这个占据了每个人接近 1/3 人生的事情中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我们和几个高校成立了联合实验室,研究睡眠过程中的认知增强、梦境,希望能帮助用户在睡眠状态下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控制梦境,正在加快这项技术的实现。
生辉:与目前市场上检测睡眠的产品相比,脑陆科技研发的产品 BrainUp 康睡不同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晓岸: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高精度监测和定制干预方面。BrainUp 康睡通过声波干预,可以让失眠用户(非兴奋状态下)在 20 分钟内进入睡眠状态。原理是实时判断佩戴者的脑电波信号,通过特定节律的声波,诱导的脑区神经元节律同步。从而使得能够实现调控睡眠阶段和周期比例。让其快速进入睡眠频率,从而让佩戴者快速入眠。每个人的大脑反馈给我们产品的脑电波信号不同,所需干预的信号也不同,所以是 “千人千面” 的干预。同样是听水流声,有些人感觉是催眠曲,而有些人就越听越清醒。人工智能在这方面体现出的最大好处就是对每个人都会有相应的调整,而不是千篇一律。
视频 | 脑陆科技 BrainUp 康睡系统展示(来源:脑陆科技提供)
另外,我们知道有很多人是入睡困难,也有很多人是深度睡眠比例低,这就会影响到睡眠质量。比如,有些人一天睡 10 个小时醒来还是很累,而有些人如比尔 · 盖茨、李嘉诚等,他们一天睡 4-5 个小时就足够了。所以我们的产品除了引导快速入睡外,在睡眠质量的提升方面也进行了加强,会对整个睡眠周期进行干预。
在基于脑信号的自动睡眠分期方面,我们的产品睡眠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飞利浦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的 95%。睡眠监测仪是大多数医院在做与睡眠相关的诊断时都会使用的仪器。而我们可以将这种专业的检测仪器变得更居家。
目前,我们产品的第一代已经卖完了,预计今年 “双十一” 会推出第二代。第二代产品(康睡 KANG)类似于睡眠头戴,用户可以整晚带着它入睡,舒适度好,功能也更丰富。
图 | 第二代产品康睡 KANG 展示 (来源:脑陆科技提供)
生辉:你刚才提到 BrainUp 康睡检测睡眠的准确率能够达到 FDA 医疗器械级的飞利浦多导睡眠仪的 95%,是如何做到这样的精度?
王晓岸:我们的产品在获取脑电波的脑传感器通路上没有飞利浦多导睡眠仪多,这就要求我们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更加精准。人工智能的精准来自于大量的数据和精准的标注,有了精准的标注之后仪器就能知道什么时候是浅睡或者深睡状态。而精准的标注是需要下很大功夫去做的。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我们技术创始人都是亲自上,作为被试者。
生辉:除了失眠,脑陆科技还会针对哪些适应症开发产品?
王晓岸:未来会针对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焦虑症这几个疾病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开发方面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通过配套设备进行疾病筛查与诊断;另一个是治疗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品。例如,我们开发了面向工人群体的“智慧安全帽”。工人戴上后可以知道他们的精神状态,如果此时他们的精神状态不适合工作会有警报提醒。目前建筑工地上有 70% 的安全事故来自于工人的疲劳作业、狂躁或是其他精神波动,这样的警报就可以提醒他们,也可以提醒管理者及时关注工人目前状态。尤其是在井下或是高空、高原地区,人处于这些场景时,血氧含量降低,容易出现晕眩等情况,所以对在这种情况下作业的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监测尤为重要。我们国家正在打造“智慧工地”,这样的安全帽可以帮助工人群体更加安全地工作,保卫工人的安全。
“不要高估三年的发展,也不要低估五年的变化”
生辉:你认为目前脑机接口很难落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晓岸:时间问题。不要高估三年的发展,也不要低估五年的变化,技术可能在两三年里没有明显的感知,但再过两年可能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就像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了,但真正运用到商业世界是近几年非常快速一眨眼间的事。手机互联网时代也是。一项技术要真正落地,需要公司有综合实力,包括技术实力、产品转化能力和销售能力等。
生辉:脑机接口目前在治疗和应用上主要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你认为哪个会是未来发展趋势?脑陆科技目前做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如何克服信号读取准确度问题?
王晓岸:这是技术方面大家都会问的两个问题。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这两年进入这个市场去做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因为人工智能作为应用的识别算法有了很大的突破,随之带来的是硬件端和嵌入式算法质的飞跃,从而带来信号准确率的提升。我们现在所做的设备想要提升都需要通过算法来实现,而不再是单靠一个简单的集成电路。
我们虽然做的是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但从报告结果来看,准确度依旧很高,并且我们也布局了侵入式,未来很快会有一个相交点。
生辉:你如何看马斯克所做的脑机接口?
王晓岸:马斯克想做的事和市场上大家关注的不一样。他想做的事是把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加载到人的身上,而不是脑机交互脑控机器。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思路。例如,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一天的读书速度比 10 个博士生加起来还多。如果有一天将人工智能的这种处理能力放到人的身上,将会大大提升人类的能力范围。不过,因为他知道想做人机融合试验,现在只能在疾病治疗方面作为起步。
生辉:国内外是否会有脑陆科技想要对标的公司?
王晓岸:我觉得这个领域大家都是伙伴。我们创业的初衷是想做出一些突破性的东西,就像乔布斯做苹果一样。我们公司的愿景就是用脑科学来提高人的幸福感。因为一个人感觉幸不幸福其实是大脑决定的,有些人有钱依旧感觉不幸福,而一些没有钱的人却觉得很幸福。我们想通过我们的产品去实现一些具有伟大本质。而这些是无法对标的。
生辉:你认为国内资本方对于脑机接口的认知是怎样的?
王晓岸:国内资本对脑机接口认可的还是挺多的。这半年主动找我们的资本很多,我们也特别希望找到能和我们看到同样东西的投资人和资本,他会更了解我们,在资本价值的同时,一起创造真正意义深远的价值。
-End-